智慧 Wisdom

擁抱內在小孩:當你問「我是誰」?你更需要的是把自己找回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我看著一個個才華洋溢的你們,帶著一臉的困惑與挫折,跟我討論著你們人生的方向。我相信那真是令人無奈的一件事,你發現你做什麼事都不順心、不快樂也無法滿足。

你不懂為什麼,以為自己太挑惕,想太多,也不懂為什麼有人可以這麼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未來,或者安逸在不是很滿意卻又覺得過得去即可的生活,你越來越覺得自己長得很不一樣,甚至一直覺得自己長得很奇怪。

「我這一路以來做了好多工作,也換了好多領域,而且都沒有做很久,我到底該怎麼辦?」你有些挫折地說這,在我們討論性格類型的時候,你好擔心自己會不會一直這樣下去。

「有沒有哪份工作讓你稍微做得開心些呢?」我試著找尋讓你可以多一些穩定的元素。

「有的很不開心,有的就還好,也沒有開心或不開心。」你很難提取快樂的經驗和記憶,好像日子像數饅頭一樣,你只能盡可能地熬過去或撐過去。

「那我有些好奇了,你國高中時期是什麼樣的孩子呢?」我試著更定位你還沒進入社會之前,較原初的模樣。

因為青少年時期,在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很重要的發展任務是「自我認同」,在過程中我們往往會慢慢確立人生的方向,以及對自我的觀念,當我們沒有找到自我來確立性格,就很容易形成「角色混淆」的狀態,會覺得生活無目的無方向,常常對人生感到茫然且徬徨。

你沉思了一下,緩緩地告訴我,小學跟國中的你,其實很不一樣。你的眼神似乎在告訴我,你很想念國小的生活。國中之後你變得安靜,一心想得就是專注在課業上,其他什麼事你都不想管,又或者,沒有人會管你,又可能甚至,你只要有一點點被看見,會讓你承受很大的壓力。

「那國小的你是什麼樣的孩子呢?」我好奇地詢問著。

「國小的我其實很活潑,也很喜歡講話,有得大人會覺得我有點調皮,我記得我也很喜歡捉弄人,但大家其實感情都很好的…..國中之後…」你欲言又止,似乎再說下去就要揭開深藏的傷口一般。

往往讓我們在青少年階段改變的情形很多種,整體而言,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出現叛逆的現象,反而是一種在發表自我宣言,爭取對自己人生的主控,也是一種我想要向我的同儕靠攏,我需要得到他們的支持跟肯定,來更確認我歸屬於誰,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但當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被排擠、被霸凌,找不到自己的小圈圈時,往往對自我認同造成很大的危機。

「如果我是好相處的人,為什麼沒有人要跟我說話?」默默為自己貼上「奇怪」「難相處」的標籤。

「如果我的個性很好,為什麼班上沒有人喜歡我?」默默否定自己的性格,對自己有強烈的批判和指責。

而往往這樣的危機,會延續至成年,影響他們在關係中的自我狀態,也直接影響他們對人生選擇的判斷上。

「我真的很害怕他不喜歡我,可是為什麼我對他做這麼多,他還是劈腿了?」有時候必須要討好別人,才能相信自己可以維繫著關係,但卻沒發現其實自己非常厭惡自己,而需要透過別人對自己的肯定來獲得價值。

「我不知道我可以做什麼,每次工作了都覺得很不開心,又覺得不是我想要的,我到底要什麼?」「可是每次換工作又覺得自己很糟糕,到底何時我才能穩定下來?」「真的有適合我的工作嗎?」「真的有愛我的人嗎?」你一次次拋著擔憂的問句,在人生歷程裡沈沈浮浮。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你可以去解放自己嗎?」我問著。「找回小時候那個最舒服與原初狀態的自己。」我說著。

在生命中的某一刻,原初天真狀態的你,遇到不友善的環境讓你陷入谷底,沒有人為你說話、沒有人替你解圍,你不知所措的情況下,只能為自己啟動安全的求生機制。在團體中銷聲匿跡,不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再敢像過往一樣活潑,更不敢用原本的性格過生活,你扭曲了自己變得隨波逐流,你壓抑了自己變得木訥寡言,你限制了奔放的靈魂,只允許自己過著日復一日相似又安全的生活,而心裡一塊空缺永遠在那裡。

否定你最原初的性格時,你又如何可以喜歡自己呢?壓抑了你最喜愛的生活方式,你又如何允許自己去追求理想呢?或出你最渴望的樣子呢?

親愛的,青少年時期的性格扭轉,在一次次MBTI的課程或者諮詢中,已經看過太多例子,而你可以做得,就是去看見什麼事帶給你性格的扭轉,而那往往會是讓人受傷、痛苦或傷心的情境,也往往會是讓人倍感孤單與無助的狀態,而我們會為了避免生命中再進入這個狀態,要求自己不要再「做自己」。因此我們背離了自己、也拋棄內在的孩子,努力去當另一種人格,卻又不停傷害與斥責自己。

生命中有些傷痛讓我們成長,卻也有些傷痛讓我們扭曲與壓抑自己,跟著環境排拒與厭惡自己,只會帶來更多的傷痛。而我們需要練習在看見傷痛之後穿越傷痛,找回最原初的自己。好好擁抱原初的自己,好好心疼被丟失已久的他,好好去愛他,你會發現很多能力就回來了。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
[mc4wp_form id =“3311”]

Leav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