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Wisdom

擁抱內在小孩:心理師帶你從行為讀懂內在語言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在這位國外心理師的IG上看到她很用心地整理「行為v.s 內在小孩信念」

1. 吼叫、尖叫、大聲嚷嚷 v.s 沒人聽見我
2. 跺腳、甩門 v.s 我迫切需要被看見
3. 背叛、背信 v.s 我無法忍受不安全感與尋求自我的證明
4. 白日夢、希望事情能改變 v.s 我需要被拯救才能開心

親愛的,這些狀態你有嗎?其實許多所謂「問題行為」都來自習慣養成,因為某種程度我們相信這是取得需求的策略,可能環境也會因為這些行為,回應你的需求,但會造成需求無法穩定滿足,而依舊帶來痛苦。例如:你的吼叫與辱罵,讓伴侶終於願意撥給你更多時間,聽你、陪你,但你始終會覺得他心不甘情不願,造就更多爭吵,換來對方那副「你到底還要我怎樣」的無奈表情。

當你的內在有著缺乏自我價值的信念,容易讓人焦慮與恐慌,因為你總擔心他人離開、沒有人會待在你身邊,但其實更多的時候是我們被自己腦中的相信給欺騙,而顯化成生活中一幕幕心痛與心碎的場景。

親愛的,注意你的行為、看見你的情緒、覺察你的信念,你才能成為那位真正救贖自己的大人,讓需求被穩定的滿足。

陪伴你成長:

【敬,童年的傷】療癒24堂課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
[mc4wp_form id =“3311”]

Leav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