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2020的難過事,真是接二連三。
新聞報導提到日本女星竹內結子疑似二寶生完後的產後憂鬱症,因為報導資訊有限,我先跟大家談談「產後憂鬱症」。心中有些感傷,因為她正是2004年出品的《現在,很想見你》的女主角。
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整理中,提到:
那些人容易發生產後憂鬱症?
ㄧ般認為造成產後憂鬱症的危險因子有下列幾項:
@過去曾是重度憂鬱症患者或為其他精神疾患,或前胎有產後憂鬱症,或平時有嚴重經前症候群或經前不悅症。
@ 懷孕過程中即有憂鬱或焦慮症狀者。
@ 生活中遭遇重大事件,如:失去親人、婚姻家庭問題、失業等。
@ 社會支持或資源不足者。
@ 懷孕或生產時出現併發症,如:妊娠高血壓、早產或生產併發症等。
而在我的實務經驗中,則看到以下幾個現象,也非常容易造成強烈的情緒困擾,需要加以重視:
1.母職創傷:我為什麼要當媽媽?
這一詞源自《後悔當媽媽》是以色列教授奧爾娜‧多娜絲依據自己2008到2103年的質性研究發展的書籍,在說得是許多女性後悔的是有了「母親」的身分,而不是希望「孩子消失」。
「母親」身份佔據掉女人大半的時間與精力,生活不再擁有掌握權時,對這個身份有後悔感,而不是對擁有孩子這件事後悔。的確,並非每個後悔的母親都能區分「成為母親」與「孩子消失」的感受差別,這也是後悔感容易帶來強烈的罪惡感,壓得一個女人在產後,身體、心理與生活層次上適應更為困難。
2.懷疑「母親」的角色:我真得可以當好媽媽?
不是每個人生來就具備強烈母性,即使擁有母性有著捍衛守護與照顧的本能,也不代表你總是能將孩子的各種需求照顧得無微不致,也不代表你的照顧方式在週遭人眼裡都是完美無瑕。
當一個女人已經傾全心在照顧寶寶,那份身心的勞累,以及一觸即發又瀕臨斷裂的理智線,那份挫敗與有時像是無止盡的照顧之路,很需要身旁的人給予支持與肯定。
若是一個女人辭去工作,只為專心照顧一個孩子,那份對原本成就的失落感,加上照顧孩子的挫折感,加成之下也能成為擊垮女人身心的利刃。
3.與寶寶的共生:我只剩下寶寶? 還是我只需要寶寶?
有時候一個女人生下孩子後,在沒有覺察之下,容易帶著童年的傷口在照顧孩子上。例如一個在童年經驗裡感覺匱乏的女性,就會在孩子身上形成「強制性照顧」,與孩子之間形成共生且融合為一體的狀態,就容易形成一道神聖不可侵犯的牆,阻隔所有外界的人進入這圈關係中,包括丈夫。
許多生產完的女性當中一項痛苦,是缺席的丈夫,但究竟是丈夫對身為父親的角色無感?對照顧職責常做不好的挫折?還是被排除在外的孤單落寞?
孩子的來臨,對母親、對父親、對家庭都是一項人生新課題,也意味著人生新階段,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需要彼此的支持、理解與肯定,才能在挑戰中穩固與強化彼此的愛,而非消磨彼此的情感存款。
說到這裡,我不確定日本女星竹內結子是否真是產後憂鬱症,但你我都值得關注一個女性在生育孩子中,那難言的心路歷程。
陪伴你成長:【改變戀愛 DNA】安全的愛:修復內在小孩,找回愛與被愛的勇氣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