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還記得有一段時間,我花很多時間拼命學習,卻總有一種疾病亂投醫的感覺,花費很多金錢、時間,卻一直覺得無效。我想,那應該是一種「怕輸病」或是一種「怕窮病」,總覺得持續在努力進修的道路上,自己看起來像樣些。
也許你會說,這個世代很多人都如此,資訊爆炸之下,很多人開始有知識焦慮,但也更多人出現FOMO錯失焦慮,害怕自己沒跟上哪個社群潮流、社群活動或社交活動,而努力參與與汲取資訊,卻將自己搞得筋疲力竭。你非但沒有變得比較有知識、有常識,更沒有人緣變得比較好,讓你感覺更有自信。
焦慮地努力所帶來的問題在於,驅動你學習或連結的焦慮,會是一種「有就好」的表層體驗,你沒有辦法將努力的結果整合進你個人的知識結構中,成為你的認知框架,你頂多就是拿到一張「參與證明」罷了。
有效地學習,除了可以滋養生命的豐富、幫助你裝載更多能言之有物的知識、更是強健你的自信,因為可以幫助你相信你內在具備許多資源,因為你隨時可以取用而讓你感到自信,即使你取材有限,你也知道從哪裡獲得資源,也是一種自信。
而恐懼帶來囫圇吞棗的學習,會讓你像無頭蒼蠅一樣,看見風潮就跟風亂竄,也容易讓你進入「空轉」狀態,耗盡心力、過熱磨損,同時因為滿出來的慌亂,讓你無法真正吸收,因此感覺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卻一無所獲、一事無成。
因此學習有兩項很重要的背景因素:
第一:你真正感覺到「樂趣」。
也就是學習的過程讓你感覺充實、有趣,讓你生活越來越來勁,這基本上是最棒的狀態,因為它可以快速地累積成為某領域的專家,因為你可能工作休閒時間都自發投入學習中。
第二:你「清楚」驅動你學習的原因。
簡單來說,學習也可以為了解決當前的痛苦,因為你對目前的限制百思不得其解,因此你透過學習來尋找「解答」與「解決之道」,例如:你因為每次客戶提報都被叮得很慘,你因此開始學習溝通技巧、投影片表達技巧、甚至表達自信,這些經過具體「分析」你問題的現況與困境所理出的學習方向,其實也是自信的表現,在於懂得自己的限制,又針對限制設定努力方向,因此能真正做到自信的積累。
許多人的努力,根本而言來自廣泛性自我否定,也就是覺得自己處處都不好、處處都需要學習,因此根本做不到具體的分析,有方向性的學習,更不可能在學習之後,覺得自己有成長,充其量只有一種「我有在學習的安慰感」罷了,而這卻是很多嚴重知識焦慮者最需要卻缺乏建設性的行為與感受。
親愛的,你是哪一種努力?從現在起,練習自信的努力,而非恐懼的努力,如此你的努力將積累成可觀的大樹,你將越努力越感覺值得、豐富,也真正能享受因為努力而來的甜美人生了!
陪伴你成長:【增進自信心理訓練基礎班】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
[mc4wp_form id =“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