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常有人跟我討論該怎麼才能遇上對的人,怎麼在交往前確認對方是否適合,坦白說有點難度的問題在於,「你夠不夠認識自己?」以及「他夠不夠了解自己?」
在交往前的相處,很多都是社交性互動,不會對對方有過高「期待」。有些人進入交往關係就會出現佔有慾,會開始不自覺焦慮,擔心對方離開自己或關係變質,而過度積極地「經營」,失去原本朋友般互動的自在和舒服,也讓對方失去自由而懷疑自己愛錯人。
像是哪些期待:
1.你有我就足夠了:所以你不用花太多時間跟朋友在一起,也不需要異性互動,因為親密關係應該要滿足一切。
2.你要跟我一起成長:我們應該要一起去上課,不然沒有共同話題,要求對方看書閱讀你發送的網路文章,不一致的成長會導致關係疏離。
3.你應該要以我優先:常出現「你朋友重要還是我重要」的二選題,
4.所有事情都要知道:跟誰出去?哪裡認識的?去幹嘛?聊些什麼?樣樣都要鉅細靡遺
5.一言不合就懲罰:覺得我太煩就不要見面啊!拒絕我就表示我不重要啊!那還在一起幹嘛?
6.什麼都要一起:一起運動、一起看書、一起出遊,工作之外的時間就是要經營感情,不然呢?
7.需要被金錢寵愛:希望對方買東西或花錢在自己身上作為愛的表現,其他行為像是溫馨接送情、開心地共進晚餐都不夠。
這些期待有時並不會在初認識階段表現出來,也有些人是越交往越呈現出這些超乎人性的期待,讓對方疲於回應,也往往是這些期待壓垮原本建立的愛的地基。
最終回歸一句,難道沒有任何評估基準嗎?
我覺得還是有兩個快速評估的元素:
1.願不願意付出:對方對你的好奇夠嗎?喜歡夠嗎?是否願意對你好?花時間陪你?把你放在心上?初期的互動若沒有這些主動意願,都是你採取先發時,你就得評估此人的被動性,以及可能是習慣被照顧的對象,不一定會有平衡的對待,這是否是你想要的關係?
從付出也可看見是否願意尊重你的意願和感受,若本身就吝於付出,在他的世界中很多事情自然必須繞著他轉。
2.有沒有同理心:吝於付出的人本就不太有同理心,他的專注本就在自己身上。而過於付出的人,容易有「為你好」的善霸問題,覺得你不該拒絕他,也是缺乏同理心的狀態。
例如:
A:「這餃子很好吃,我排很久才買到,你多吃點吧!」
B:「我吃不下了…」
A:「只有一兩口而已啦!不然浪費了。」
B:「我知道你的好意,不要一直叫我吃啦!」
A1:(有機會發展同理心者)「喔喔,好吧,那我吃掉囉!」
A2:(缺乏同理心者)「你真的很浪費食物耶,虧我對你這麼好!」(會否定你的需求、否定你的感受,最後就是否定你的尊嚴跟人格價值。)
所以,如果不想愛錯人,首先先好好認識自己,也先穩定自身價值,在自我的不穩定中,對方說什麼你就接收,則容易越相處越自我懷疑,到最後失去自己卻又離不開,這才是最常見的情感困境。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之原生家庭篇工作坊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
[mc4wp_form id =“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