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在關係相處中,說出自己真實的需求一直都很重要,除了讓對方明白可以怎麼對待你、更懂得與你相處外,更重要的是你個人在關係中的需求滿足,並且對這段關係感覺滿意,同時也讓關係有一個基本的平衡,而不是你付出,你為對方著想,等著對方主動發現你的需求,主動滿足你,而造成一次次的失望,累積到最後覺得自己委屈,再轉化成憤怒,抗議對方不重視你,而導致一波波的爭執。
後來才發現我無法說出自己的需求,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即使是我清楚知道我情感豐沛。一直以為是因為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因為家人內斂又含蓄,在情感表達都是缺少的(也是多數台灣家長的模樣),所以自然而然並不習慣表達自己在情感關係裡的需求和想法,總是感到彆扭。
終於在幾年前的一段關係中,對方這樣對我說:「我需要你告訴我你喜歡什麼,包括我說些什麼你會開心,或者見面時你想做什麼。」頓時我感覺一陣錯愕與羞赧,拉回看前面的訊息,才發現我完全沒有正面回覆他幾次詢問很簡單的問題:「你這週末想做什麼?」,而似乎我在等著他做決定後,我可以順著他喜歡的事情就好。(愛情必修課:「給予」比無條件「討好」更重要)
我感覺心頭被重重的一槌,我發現我好害怕去說:「只要見到你我就很開心。」我發現我擔心那種羞愧是,如果我說出我真實的想法和需求,隨之而來的反應是我無法掌握的。
我好害怕他知道我很愛他之後,他會離開我。
我好害怕我說出我的需要後,他會拒絕我,或覺得我很幼稚/無趣/好笑。
我好害怕我說出我的想法,他會覺得我很難伺候。
而我在被層層的恐懼包圍之下,在情緒表達變得扁平,在需求表達變得退縮,我只想聽他講話,看他有什麼需要去滿足他,以他為主就好了,在他對我的詢問總是難以正面回答。
然而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是內斂含蓄的家庭文化帶來的,但我漸漸發現並非如此。因為我除卻在重要關係外,都是外放與直接的,而這點跟家人很不一樣。我才意識到,小時候其實自己跟家人的個性就很不同,常常很聒噪,也常常見異思遷,因此常常吵著家人要買這個家用品,要買那件衣服或飾品,或者想吃臭豆腐,又想吃關東煮,我總是有著滿出來的需求和慾望,但家庭文化是如此節儉和務實,而我終於想起來,我最常被說的幾句話:「你要的東西也太多了,你的東西還不夠嗎?」「你怎麼這麼愛吃啊!不是剛剛才吃過?」(心理師的自白:我花了好久的時間,認識憤怒的內在小孩)
原來「想要」和「需求」已經與「貪心」和「罪惡」制約,因此一旦觸及我真實的需求時,強烈的羞愧感油然而生,我必須克服很大的恐懼,鼓起勇氣才能說出自己在重要關係裡的渴望,而一旦接觸到一丁點拒絕或否定的意味,我又退縮至厚重的殼裡,繼續保護好自己。
我選擇迂迴地讓他人猜測我的想法和感受,至少這讓我感覺安全,即使對方沒有接收到我的渴望,但至少我沒有被拒絕。但有時卻在一再隱藏需求之後,開始感覺對方不懂我,不體貼我,甚至不在乎我,只知道對其他人好而爆發情緒。
曾經我以為,隱藏自己的需求不表達,可以讓對方減少負擔,而我相信這是一種體貼,不要在關係中需索無度,後來才發現,我驅使對方在關係中不斷猜測我的心思,也讓對方感覺挫敗和無助,同時日積月累下來,我並不滿意關係,因為小需求的不滿足,終將累積成對關係強烈的不滿意。
而這些的根源,竟然是說出真實需求的羞愧感,讓我每每到嘴邊的渴望硬生生吞回去。
所以親愛的,如果你感覺到你也有說出需求的困難,那請開始練習回到自己身上,練習喜歡自己,練習去想像與直視被他人拒絕後,羞愧的自己。因為多數的時候,我們無法接受那樣羞愧的狀態,內在會出現「我是不好的,所以被拒絕」,「我沒有價值,所以別人沒答應」等自我攻擊與貶低的語言。
因此在直視自己後,也練習調整已經制約的內在語言成:「對方拒絕我,跟他自己的狀態有關。」所以當你一再練習後,發現你有辦法去擁抱與喜歡被拒絕的自己,你其實就長出自我肯定與自我接納的能力了。
同樣的,我們也必須重新思考對方對待自己的態度。太多時候我們把對方的反應跟自己完全牽扯在一起,對方的拒絕一定是自己不好,因而不斷苛責自己或對自己憤怒,以至於更無法開放地說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我們在直視自己後,可以學會同理或理解對方。
當對方合理的拒絕,請體諒他的限制,不論是時間、精神與能力上的限制,任何人在關係中過度付出,或過度忽視自己的感受,都可能造成關係的失衡,因此當對方合理的拒絕時,可以給出理解和支持,也可以給自己信任和安撫,並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好,並不是因為對方不愛。
當對方不合理的拒絕,輔之以嘲弄或憤怒時,這可能跟他的自尊有關了,他可能也被這樣對待過,或者他正處在失衡的內外在情境中,例如:工作不順心,或者很多事情覺得失控,因而覺得自己難以達成他人的需求,往往會將挫折與無力轉化為憤怒、攻擊和羞辱他人,來讓心裡舒坦些。
所以親愛的,我們都值得愛與被愛,我們也值得在愛中享有平等與尊嚴,也享有被理解與被呵護的權利,而在此之前,請先對自己做到,看見自己,也看見他人,才能讓你們彼此一起創造充滿理解與深厚的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