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曾經我遇過一個女生,她因為車禍手臂骨折,自從車禍後她有一搭沒一搭地去復健,後來她不願意再去,因為每一次復健都太疼痛。在車禍初期她生活裡的大小事都需要別人幫忙,到現在車禍後已經一兩年,在有一次我舉起她的手的時候,她痛苦地交叫著:『好痛好痛!』。」
「我告訴她,你的手必須要復健,否則你將一輩子都要別人幫你換衣服。」
這是好幾年前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一位教導紓壓按摩的老師她描述這件事。
幾年後我從事心理工作,我不斷想起這段話,讓我重新思考的是,當身體的受傷如此顯而易見,已經直接造成生活上的不便,都有人會因為太痛而不願意復健,更何況是心理的受傷呢?
心理的創傷並非肉眼容易看見,更會讓人忽視。例如,小時候你生長的家庭裡,常常你是「不被重視」的孩子,即使你很努力認真,很努力討好每一個人,但常常都讓你感到失望難過,你把這些傷心藏在心底深處,不想去看見這種受傷。你一直以為忽視它就不會想到它。但進入關係以後,你發現經常與另一半吵架,原因是他已讀不回,或者聽你說話沒反應,或者在你為他準備豐盛的晚餐時,沒有任何表示。
這些行為引動了「不被重視」的受傷感受,你感覺自己再次陷入兒時那種努力卻又不被看見的傷心裡,你痛苦地爭執又憤怒,你一邊難過自己為何會遇到這樣的人,一邊又覺得自己小題大作,對方則是在無奈與挫折中,越逃越遠,而你越感覺不被重視。
身體上如果有創傷,多數我們都知道必須治療,必須接受復健,而在復健的過程當中,會非常疼痛,尤其在第一次我們必須遵循復健師的指示做特定動作時,會痛不欲生,但我們知道要去做是因為,如果我們不復健,有一天我們將無法自主的生活,也可能因為沒有復健好而導致後續的後遺症,增加生活的不便與疼痛。
一旦我們遇到手臂骨折的狀況時,會知道受傷的手臂需要打上石膏,需要定期回診,加上自己的修復與復原力,我們會知道這段時間避免食用任何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避免劇烈性的運動,避免自己復原情形變差,或者讓骨折周遭的組織挫傷更嚴重。
骨折的外傷之於心理的創傷,首先我們必須正視傷口的存在,往往我們因為害怕、羞愧,或者看見傷口時帶來的心理上的疼痛感,讓我們無法去面對它,因此我們說創傷往往有他的難以言說性,意指有很多傷是我們沒有辦法說,也不相信有人會聽會懂,因此一直將痛苦積壓在內心深處。
創傷的難以言說,也讓很多人深信透過催眠或者前世的回溯,能夠一探人生問題的究竟,一直尋尋覓覓的答案,有時候卻在心理對談中,發現其實總有一塊是自己不願意碰觸,希望藉由這些手法知道其實這一切可能因為前世的業力,而我們至今對現況仍然無能為力。
被忽略的心理創傷帶來後續效應,最直接影響我們的情緒,經常會感覺不快樂,感覺不安,因為可以想像的是,當你一直受「不被重視」的陰影影響時,你會感覺周遭的人經常忽略你的存在(其實你也忽略自己的存在),經常覺得自己在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而世界為何如此不公平!
而我們很可能會一直在同樣的事件裡打轉:
「難道我不值得別人重視嗎?」「為什麼我愛的人最後都變得冷漠?」
所以親愛的,受了傷需要療傷,唯有療傷之後我們才能從過往的陰影裡重獲自由,不再是相信「我是不被重視」的人,而為自己的生命勇於發聲和爭取。而這會是一段改變與重建的歷程。
1.看見傷痛與源頭:我們需要從自己的情緒裡去探索我們從何時開始受傷的,在你的不安中去發現當中固定的模式,固定讓你感覺難受的原因為何。
2.看見之後去擁抱傷痛與當時的自己:我經常在諮商經歷一段時間後,會透過冥想的引導,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員們去重新感受當時受傷的畫面與情境,在經過一段時日已經長出力量的學員,就有辦法去面對當時的自己,進而去擁抱傷痛。
3.學會安撫自己:傷痛在擁抱之後,它並不會立刻痊癒,反而是我們更意識到它的存在,也容易在生活中清楚感受到它。而在每一次傷痛的感受出現時,例如:另一半已讀不回而引發「不被重視」感受時,我們有辦法去安撫自己,在理解自己的過程裡也學會理解他人,才有機會創造平衡與穩定的關係。
所以親愛的,心理創傷之於骨折外傷,就如同心理治療之於創傷後復健和治療,在一路的療傷階段裡,讓受傷的部分不是生活上的限制,也不會不斷造成生活中無法間斷的痛苦,雖然一開始的療傷之路會讓你感覺相當漫長。而後續的身心保養,其實就如同瑜伽幫你在受傷的部分拉拉筋,增加身體的柔軟度與強韌度,有時候我們的情緒也需要透過自我的覺察或心理成長的課程來拉拉筋,提高我們對情緒的承受度,才不會再因為日常生活的「小事」而情緒暴走,而我們才有機會在愛自己的過程裡,享受愛與被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