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建立心理界限一直是很多人的困擾,在沒有界限的生活裡,會讓人感到壓力、委屈,不論在工作、家庭或情感裡都容易無力又充滿罪惡感。
有時候你會想,是不是早一點告訴對方你的感受,情況就不會演變成這個局面?而且往往是老死不相往來的情形。然後你會忍不住怪罪自己,卻又憤怒對方為什麼沒有看到你已經很痛苦很委屈,甚至已經給他一些暗示了,怎麼他沒看懂?
想想,有時候你還是會捨不得失去的這段關係,雖然你被壓榨得很難受,但偶爾還是會想起對方對你的好,然後你又陷入自責,對自己這個「關係劊子手」充滿罪惡感,接著又開始懷疑:「像我這樣的人,真的有朋友嗎?」「像我這樣的人,是不是一個人比較好?」,接著跌入深層的孤單與懊悔中。
親愛的,其實我們早該在關係裡設立界限了。設立界限不是要限制對方,也不是為了拒絕對方而拒絕,而是為了保護關係,為了讓關係可以持續進展下去,因為唯有平衡的關係才能既長久又開心,而當我們無法適時的拒絕也好、告訴對方也好,最終關係會走向癱瘓。可是話說回來,又為什麼我們無法適時設下停損點呢?我用下述的圖片呈現給大家,讓你們更清楚整個心理歷程。(邀你看看:有界限就是自私?八個常見心理界限迷思)
停損點與崩潰點
設立心理界限中,停損點的概念很重要,就是你開始感覺哪裡不對勁,感覺不舒服,並且覺得對方的行為讓你感覺受傷時,其實就應該設下停損點,可是總有許多原因阻礙我們,因此讓對方在關係中將許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之後得寸進尺,一直到你感覺到身心的枯竭崩潰為止,因此我把它稱之為崩潰點,也就是你已經不想再去管他怎麼想,你已經對他心死,你只想透過結束關係來結束身上的痛苦。
為什麼無法設下停損點
設下停損點的重要用意在於,清楚讓對方知道你想要怎麼被對待,以及對方跟你相處的模式已經讓你感到不舒服,而繼續這種模式下去,你會倍感痛苦,就需要幫自己停下「模式」,而非停下「關係」。
例如:另一半經常對你說:「你就是這麼笨,才什麼都做不好,要不是因為我,還真不知道你怎麼過生活!」經常性貶低的字眼,會讓人喪失自信也會強烈自我懷疑,但重要的是,降低我們對他的愛與付出,強化對關係的不信任和痛苦。
所以我們要停下「模式」,設下停損點時,並非向對方設限,而是對自己設限,對自己在關係中的投入和付出設限,讓對方知道如果再繼續貶低,自己將無法再像過往一樣的方式對待他。
可是,阻礙我們設下停損點的,有三種現象:
1.無法清楚自己的真實需求和感受
太多人因為過往的感受都被否定與壓抑,而經常對自己的感受懷疑。「我這樣想是對的嗎?是不是太自私了?」往往是面對關係不舒服時冒出來的話,當我們無法清楚感受,就不會知道我們想要被對待的方式,可能我們會說:「你這樣說話很難聽」,但卻無法明確說出,你希望對方怎麼跟你說話。我們經常對自己的需求有羞恥和罪惡感,好像那是很貪心又自私的行為,但長期的需求匱乏,只會讓我們在關係裡變得畏縮和抗拒,甚至會有攻擊性,最終依舊破壞關係。(邀請你看:心理師的自白:原來說出真實需求,讓人感覺羞愧。)
2.對方的需求比較重要
我們經常優先照顧對方的需求或認同對方,拿對方的話語鞭打自己,相信自己就是對方所說的模樣,或無法忍受對方對自己的不滿意,而努力迎合他人的需求,拋棄自己的感受。我們的過度為人著想和體貼,卻成為侵蝕關係的毒藥,因為真正讓我們不快樂的,是我們以為讓對方快樂,我們就會快樂,但我們忘了一個前提,是我們還不夠清楚自己也還不夠穩定,一味地付出會帶來更多委屈和不公平的感受。
3.被過往的情緒困住
當我們在關係中失去過,沒有處理完的難過和受傷,會轉化為後續面對關係的恐懼和擔心,導致我們一直擔心跟害怕,會不會我們說出需求就會被討厭、被拋棄?會不會我對他生氣、不滿,他就再也不愛我了。無論是失去過,或者過往照顧者是不穩定的情緒特質,都特別容易形塑出我們在關係中的不安全感,帶來討好或經常性憂慮的特質,而這些卡住的情緒,也影響前面兩點,讓停損點一直被錯過。
可是親愛的,錯過的停損點,最後還是會直逼崩潰點,也就是當我們不清楚設立界限,我們希望對方喜歡我們或者維持著關係時,我們最終還是無法好好維繫關係,而崩潰點的發生,讓人自責、罪惡和傷心,一樣反饋到我們負面情緒的累積,強化我們對關係的恐懼和憂慮,我們因而更不願意失去關係,因此提高我們對停損點的閾值,而延長下一次我們在關係中忍受的時間,一直到我們真的無法承受而崩潰為止。
所以親愛的,覺知到停損點以及自身的需求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幫助自己肯定與支持我們經驗到一切,我們就可以為自己創造美麗平衡的關係,不再是被情緒勒索或被情感剝削的人,而你更能在關係中穩定去付出、去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