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延續著「一張圖帶你讀懂,為什麼我們總是很難建立心理界限」,這裡我要來跟大家談談怎麼克服設立停損點的阻礙。
我經常會提醒學員,失去心理界限的人,往往心中是很有大愛的,也往往不允許自己有做不到的事情,一部份把自己縮得很小,覺得自己不重要,另一部份又將自己的能力無限擴張,希望自己無所不能。他們的愛往往無邊無際,希望自己像大海一樣容納所有的聲音,包容所有的萬事萬物,更希望所有在他們身邊的人都是開心跟滿意的。
可是親愛的,這樣的情操跟理念有沒有很像什麼……..?
是的,我會說這些人的大愛情操,有時就像神一樣沒有疆界,可是我們都是人,即然是人,就需要體悟到自己的有限性,包括能力、時間、精力和情緒的有限性,唯有我們接納自己的有限性,才會允許自己有做不到的事情,才不會一直放大他人的需求,又對自己的疲累、委屈和無力視若無睹。
然而會發展出難以接受自己限制的人,往往對於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有強烈的羞恥感和罪惡感,這通常與我們成長環境對我們的要求有關。
因此,為關係設立停損點,脫不了從自己身上的理解開始,接著一步步去練習,就可以為關係立界限。我們就上篇文章裡提到的三點設立停損點的困難,提出練習方法:
1.無法清楚自己的真實需求和感受
練習方法:請你在心中想著一位你很在乎的朋友或家人,或者是你的孩子,如果你已經有辦法連結自己的內在小孩,那最好,透過凝視對方與感受他的處境,來更真切的感受自己現在的處境。
失去心理界限者,很可能在成長經驗裡有經常被忽略的經驗,或者曾經有過被遺忘的經驗,為了讓自己被看見被需要,往往透過服務他人或討好來取得跟他人的連結,因此這些人無法忍受他人眼中不完美的自己,因為會喚醒過往痛苦的情緒。因此跟人疏離、或被他人拒絕、厭惡的感覺太恐怖,以至於在關係中的付出需要掩蓋真實的情緒和需求,有時候你可能很厭惡自己,因為你經常覺得自己做不好、做不夠,可是又容易自憐,已經做得要死了別人還一直嫌。
所以親愛的,請你去想像一個你珍愛的人,他被如此對待時,你心裡會有什麼感受?
當你無法清楚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除了你把自己縮小外,更多可能是因為你對自己太不滿意,根本不配擁有需求和感受,而當你願意去換位思考,並在「想像的對象」中升起一股鼻酸和心疼,你就能夠開始知道,你可以怎麼幫忙「他」,你希望你珍愛的人被對待的方式,你就能起身捍衛,也為自己發聲,說出你真實的需求和感受。
2.對方的需求比較重要
練習方法:把對方的反應、情緒和行為跟自己的價值分開,每一次對方的行為讓你感覺波動,就告訴自己:「那是他的狀態,與我無關」;每一次你想要討好對方,或為多方付出時,就同樣準備一份給自己。
失去心理界限者都急著在對方不開心時道歉跟內疚,也常常覺得都是自己的錯,因為過往他們都必須或習慣於照顧他人感受,例如,成長中一直有一個難以取悅的人,或經常不開心的人,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就特別人容易想要取悅他人,但卻發現自己很失敗一直沒做到。又或者,成長中經常體驗到孤單者,為了擁有多一點的朋友跟連結,就會想討好他人,才不會讓自己孤單以至於看起來很可憐。
所以親愛的,開始回到自己身上,看到習慣歉疚的自己,也看到習慣承擔的自己,更看待害怕做錯與孤單的自己,開始練習對自己付出,也開始肯定自己,並且有意識地不要為別人的行為來苛責自己,或自我懷疑,你就能夠更看清楚自己的感受,設下停損點。
3.被過往的情緒困住
練習方法:找出過往那些被遺忘、孤單的畫面,進入畫面中擁抱內在小孩,跟過往的自己好好對話,理解並說出他內心的感受。
失去心理界限其中跟我們那無助與恐懼的孩子有關,當我們被過往的經驗綁架,會導致我們在人際中過度謹慎或敏感,而當我們成為有能力安撫自己的大人,就有能力保護捍衛自己,就會在內心不舒服時,聽見內心不舒服,而不是一直被過往的恐懼綁架,而忽略自己的聲音或只聽他人的聲音。
所以親愛的,我們都以為設立界限,其實就只是說出感受拒絕別人,它的確是,而當中重重阻礙,其實是很多情緒面我們一直難以突破,而當你能夠依循這三個方式去練習,你就能夠成為捍衛自己與保護關係的人,不再是苦等他人改變或回心轉意,而有能力去創造平衡幸福關係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