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台中一名27歲江姓男子(五寶爸)生育五名子女但經濟陷入困境,去年因沒錢讓女兒看病,在網路上求售嬰兒車籌醫療費引起社會關注,外界也紛紛伸出援手。日前也有好心老闆提供工作機會,他不僅先兩度爽約工作,好不容易開始工作後,江男不到一週就以「體力吃不消」為理由辭職。現又傳出江男僅七個月大的兒子洗澡時遭燙傷,前房東更出面爆料這一家人搬走時留下滿屋子的垃圾且臭氣沖天,讓前房東相當無奈;各種負面消息傳出後,外界對五寶爸收起了同情心,也開始出現各種質疑聲浪。
其實,「窮」的狀態,已經不是一種你運氣不好,你沒得翻身,而是你的思維與行動,造就你生活持續性的狀態。
五寶爸聽起來的確很窮,而究竟哪些人註定又窮又苦呢?
1.貧困思維者:
「外部歸因」:認為自己這個現況是外界造成的,包括我沒有富爸媽、我缺乏有能力的政府、我沒有有錢有權的朋友,因為我沒有這些,所以我窮是一種剛好。
「醜化財富」:心裡很渴望,卻不一定敢說,反而認為擁有財富者是一種貪婪,因為不貪所以不有錢,所以我清廉。但又覺得財富者「應該」對社會有更多貢獻,而缺乏財富者本該就是能接受幫助的一群。
「不懂投資」:這可能是最慘烈的一環。貧困者只知道花錢,或者等待被救助,但不知道可以投資自己,包括知道自己窮困的原因,增加自己的知識與技能,進而付出努力來改變。所謂自助天助人助,基本上就是這樣的觀念,我想這也是五寶爸會讓很多人失望與憤怒的原因之一,因為他的貧困問題持續性發生。
2.匱乏情緒者:
「擔憂恐懼」:過多焦慮恐懼,是阻礙創造力,同時創造自我懷疑的負面回饋過程,恐懼讓人無法改變,同時讓人無法前進,因此即使遇到很多協助,最終都受困在自我限制中,無法改變。
很多人渴望改善生活,卻在改善的過程中,並不一定感受到想像中的揚眉吐氣,而是在改變過程中發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會感到害怕或退縮。
「補償空洞」:許多持續性窮困者,對於情緒的調節也往往很有狀況,特別在情緒不佳時,做出超乎自己能力的空心消費,
3.缺乏行動者:
「漫長等待」:等我知道更多、等我更有能力、等著老天爺幫我準備好、等到有一天,許多人總是在等待,等待漫長的人生中一個關鍵性的改變,接著人生就在不可控的等待中蹉跎了。
「懶惰懈怠」:除了空想渴望擁有金錢,或希望藉由他人來幫自己賺錢外,不準備付出代價去努力、去研究、去犧牲時間,缺乏行動與執行力,也是貧困最直接的原因,再來是遇到困難就挫折、懈怠,提不起勁來再次處理,接著就判自己與金錢無緣
你說,有錢有什麼用,有錢又買不到快樂!的確,有錢買不到快樂,因為沒有一個有錢人因為財務狀況而快樂,但98%的窮人因財務狀況不快樂,93%的有錢人感到快樂是因為他們喜歡或熱愛賴以維生所做的事,而85%窮人因自己做的工作而不快樂。
也許你並不是來自富有的家庭,但你可以為自己成長,擺脫貧困思維、情緒與行動,成為為自己生命起身負責與獲取渴望的幸福者!
陪伴你成長:【心靈除舊佈新】用哀悼加速生命前進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
[mc4wp_form id =“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