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非常多人認為,自己之所以有這麼大的不安全感,父母需要負很大的責任,甚至需要做一些事情來彌補。但其實在成年之後,我們要學會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並為自己的人生腳本付起責任了。
親愛的,有時候,你可以問問自己,你的人生要一直卡在原諒不原諒裡,怪不怪罪,或著追究你的人生由誰來責任的這件事上嗎?還是你的人生要由你自己來決定?你想要活出什麼樣的光彩呢?
當然,也有很多人告訴我,他的生命過得很痛苦,而他的痛苦讓他無法前行,接下來想跟你分享的是,有很多擁有不快樂童年的人,在「拼命怪罪」的狀態上,他們的內心世界究竟發生什麼事。
他們往往將自己放入「受害者」的位置,不夠好的父母成為製造他們痛苦的「加害者」。他們拼命認為自己現在一切的不順利、不安全感是來自於父母,可能是小時候的忽略,或是父母對他太寵溺,或者父母將注意力放在其他子女身上等。
而受害者會是什麼樣的樣貌呢?他們通常因為承受太多痛苦,以至於失去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舉例來說,當你出了車禍住院,在你的身體很疼痛的情況下,你還有辦法去理解隔壁床上也有個同樣痛苦的病人嗎?基本上你沒有能力,因為光是你自己身上的痛苦,就已經大到讓你無法感受他人。
因此,他們在親情和解的路上總走得漫長,因為和解最需要的其中一項能力就是「理解」,而他們往往最難給出。
此外,受害者的身心狀態就像陷入了泥淖當中,然後等待有人能將他拯救出來,並且能帶他往前走,但可能更多的時候是,旁人覺得無論怎麼跟你相處都沒有用,進而出現強烈的無能為力感,最後導致受害者身旁的人紛紛選擇離開。然後關係斷裂又造成痛苦加成,他們可能因此更陷入,都是父母讓我沒有好的關係維持的能力,依舊一切都是父母的錯。
這也是為什麼我常說,受害者其實是在不斷地弱化自己,並且沒有辦法支撐自己,為自己負起責任;當受害者在痛苦中感覺不到希望,就會執著於認為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父母向他道歉。
其實小時候的不快樂,很多時候並不是父母真的做了什麼,而是當某件事情或是某個疏忽行為發生之後,父母後續的情緒安撫能力是不足的。而即便是一二十年過去了,父母依舊沒有機會學會,那個渴望父母道歉與安撫,通常是徒勞無功,更有可能換來的是父母早已失憶,認為你依舊活在過去,緊抓著以前的事情斤斤計較。
那該怎麼辦?
這其實就是我們的課題,我們必須長出自己安撫自己的能力,一個可以真正掌握生命的人會思考的是,我如何改變自己的生命腳本,我如何創造出擁有安全感的心靈狀態?如果他們不能改變,那我就要練習改變我自己的內在狀態,我要練習撐起自己生命的力道、我要練習看見心裡孤寂的感受,成為自己內在的父母。
所以,我常說,面對不快樂的童年,我們真正的解方其實是:
成為自己心中那一個渴望的大人,不再複製父母,告訴自己「我可以長出我自己的風格」。
當學會撐起自己,親情焦慮與童年的痛苦感,自然無法再困擾著我們,你將感到自由。
陪伴你成長:【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 – 自我療癒篇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
[mc4wp_form id =“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