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Wisdom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遭受職場霸凌而深信自己一事無成的金成植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金成植在診斷上被視為社交恐懼症,中年失業的男性,在職場上有志難伸鬱悶不已。他從痛苦的忍耐欺壓,到後面麻木無感,最終對生活也失去熱情和盼望,而始終逃脫不出「我永遠做不好」的牢籠。

金成植:「我希望像我這種人…應該乾脆消失才對。」

有很多人的生涯是在某次職場霸凌後每況愈下,從原本的高薪職位,不斷屈就、下滑,到最後是與專業技能無關的基層工作,往往因為霸凌對心靈的傷痛,產生強烈烙痕,而影響當事人的自我設定,從「社會精英」降到「薪水小偷」,霸凌的語言帶出的傷痛反應,會讓一個人長期處於心智空轉狀態,也就是掉出「容納之窗」的運作,會使當事人無法理智思考和判斷,在凍僵且恐懼的情形,因此無法回歸正常行為運作,開始犯各種低級錯誤,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因為會有越來越多人對他失去耐心,甚至認為他是故意找碴,增加同仁工作負擔。

也因為被霸凌後他開始社恐問題,或深信沒有任何一段安全的關係,也容易扭曲看人跟看世界的觀感,因為社交創傷或挫敗,會將自我禁錮在狹小的方盒內,在人際互動上有很多僵化的行為跟思考,像是我一定要這樣做才不會被討厭、所有人都會看著我所以我要90度坐好,也會盡可能避免社交,因此可以不溝通就不要互動,更多人對他狀態的不理解也會加深誤解,甚至對錯誤百出的他,貼上不負責任、自私自利等更難聽的標籤,而當他被主管辱罵時,更加不會有人出手。

這也是一種旁觀者效應,越多人看著,越分散幫忙當是人的責任,同時也有強烈殺雞儆猴的效應,讓大家更繃緊神經,免得自己未來跟金正植一樣,也因此他的社交系統越益薄弱下,危機也會急遽攀升。

金成植:「大家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在我身上,都在講我。」

醫生:「你實際上聽到,其他人在講你什麼嗎?或者是你覺得大家在講你什麼?」

金成植:「他們好像都在講我的事。」

醫生:「這樣的念頭讓你很難受。」

金成植:「不是難受,他們好像就是瞧不起我。」

這段是在探討金成植的「人際知覺」,已經在說明他的知覺扭曲,人一旦相信扭曲的知覺,會陷入痛苦,很多來談者在談人際困擾時,我們也很常問:「你實際聽到什麼?」從中確認「想像」與「真實」,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他人不友善的對待,都受困於過往傷痛。例如,小時候曾經被排擠的人,更容易感覺到其他人有說有笑時,似乎拒絕自己加入,當在職場中有這種意識狀態卻沒有覺察時,會產生對他人的敵意或者用拖延等方式讓別人無法順利工作,但同事們覺得跟此人相處困難或合作困難時,就可能避免跟此人相處,因此形成「自驗預言」,當事人實現了自己被排擠的假設。

所以醫生的回應也很有技巧,沒有否定他的感受,而是同理了他有「這樣的念頭」是很難受的,沒有認同他腦中的感受,而是理解具備這種念頭的痛苦。這也說明,事實本身並不是真正的痛苦,令人痛苦的是你「如何知覺」事實。

也許,這些投向金成植的眼光,並非全是「瞧不起」,也許更多是「不知所措」,也許是「無奈心疼」,也許是「恐懼擔憂」但在金成植的世界裡看不見也意識不到其他可能。若是心理諮商的介入,則有必要先修復他在職場中因為行為或言語霸凌的創傷,幫助他從恐懼與無助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才有機會重新校正他看待自己與外在世界的眼光,並且有能力在人際情境中又被觸發焦慮時,長出自我安撫與調節的能力。

調整了看待人的眼光,改變人在人際中的姿態,在一次次前進中修正對自己的認知,如此逐步地累積人際互動的成功經驗,才能跳脫出「我永遠做不好」的詛咒。

陪伴你成長:【學會愛自己】帶你邁向高價值人生-線上/線下同步工作坊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

[mc4wp_form id =“3311”]

Leav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