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這是在自我成長的初期非常容易發生的現象,那代表的是你現在進入了受害者的狀態裡,而在這個狀態裡同時會有加害者,相對應也會有拯救者。你會認為你的父母就是加害者,而你就是那個可憐兮兮的受害者,這時你會希望有一個拯救者出現把你給救出去,你可能心裡就會不自覺地玩起這樣的心理遊戲。
我要提醒你,當你出現這樣的狀態時,你要能夠覺察,否則當你進到受害者的這個角色,你沒有覺察到的話,這個狀態就會持續很久,而且所謂的受害者是你在那個位置什麼都沒做就被傷害了,並且什麼也做不了;受害者的狀態是覺得沒有能力離開,或沒有辦法做些什麼的那種高度被動的狀態,因此就會很希望有人可以去救贖他或幫忙他。
也有可能的情況是,你在現階段求助於某個人,但當對方不如你預期的反應時,這個人很有可能突然地從拯救者變成加害者,因為你覺得你花了這麼久的時間來看這個人,或請這個人來幫忙你,他卻與你的父母一樣。
這是在我們實務工作當中時常發生的現象,一部分你要先理解這是常見的情況,原因在於你會開始感受到痛苦、你會開始有情緒,可能以前你覺得父母是神、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你壓抑了內心的某一些痛苦及委屈的感受,可是在接觸了心理學之後,這些感受開始被慢慢地撩了起來,這時候你可以學習的一件事情是,沒有人生來就懂得當父母,當然這不是要你立刻就能理解你的父母,或是原諒你的父母,而是你要練習去跳脫受害者的狀態,願意去看見自己的痛苦、療癒自己的痛苦,並安撫自己的痛苦。
如果你願意這麼做,你就完全跳脫了受害者的狀態,因為受害者是等著別人來救贖他讓他不痛苦,而若你現在是主動親近自己的痛苦,你內心的難過是被自己安撫下來的時候,你在那一刻就能獲得非常大的治癒感,在獲得治癒感的同時,你的內心也會出現一股慈悲感,你就有辦法去理解你的父母是發生什麼事。
那個慈悲感會告訴你,你身上的痛不是只有你痛,那個痛苦可能是代代相傳的痛苦。例如你小時候在某個時候有過被丟下的受傷經驗,你每每一想起當下,你就會很痛苦,覺得當時自己做錯了什麼要被丟在那個地方。可是當你好好地去看當時的痛苦,你的痛苦被你給緩解下來或被你療癒時,你會突然出現某個意識狀態是,「會不會我的父母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傷痛?」
所以他們覺得這樣的對待方式會使孩子成長的比較快,或也有可能他們很用力地去壓抑他們心中的傷口,以致他們沒有感覺到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也就是說,當你開啟了自我療癒,你可以做到非常的深,甚至你可能不只療癒你自己,而是療癒了你的父母或整個家族,它可以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療癒性,也可以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攻擊性,你想要選擇的是哪一種呢?
陪伴你成長:【提升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心理學方法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
[mc4wp_form id =“3311”]